父爱如山。我有两个父亲,应该是两重山的爱,然而依稀的父爱久远了。心底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感伤。
生父是十几年前才找到的,我只尽孝道五年他就去世了。每逢清明节烧几缕纸灰表示哀思,我念的是他给了我血肉之躯,给了我生命,没有把我弃之荒野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,何况是救命之恩。 难忘的是养父那刻骨铭心的父爱,饱含心酸的父爱,难以割舍的父爱,多少年来交织在我心中,每每触痛,彻夜难眠。 养父把我抱回家时,我只有三天。父母连续夭折了三个孩子,我当然是掌上明珠了,何况生的聪明乖巧,人见人夸。三岁前我是在父亲肩上扛大的。不幸的是养母英年早逝,留下三岁的我和不足三十的父亲。更麻烦的是祖母、祖父、外祖父在同年相继去世。我真正的成为孤苦伶仃的没娘孩。外人几次劝父亲把我再给人,父亲总是摇摇头说舍不得。我依然坐在父亲肩头东跑西颠,只是少了母亲的呵护,少了一些漂亮打扮。 父亲的爱是粗糙的,远没有母亲的细腻。我整日泥里水里,父亲忙起来常常顾不上管我。一次我在水渠里睡着了,幸好被准备放水浇地的大人看见抱回,否则早被水冲跑了。不过父亲还是疼我的。一次我肚疼的满炕打滚,父亲抱着我放声大哭,婶娘喂了我点“ 宝塔糖”,第二天厕所里都是蛔虫。 父亲最终决定把我托付给可怜的外祖母。送我的那天,父亲背了我一路,他哄我说上厕所,等我明白时他已离开村,我从来时的路追了三里地,哭喊声传到走另一条路的父亲耳里,父亲流着泪走了。 父亲被铁路招工走了,他隔三差五来看我,每次依然把我扛在肩上,我抱着父亲的头,享受着父亲的晃悠。一直到七岁,我始终感觉父亲是世界上最疼我,最爱我,最亲我的人。 七岁那年,习惯了自我行动的我只身坐火车找父亲。一进屋我就扑到父亲怀里,父亲轻轻的把我推开了,我诧异的一看,才发现床上坐着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,怀里抱着三岁多的女孩。我似乎明白了什么,泪水不由自主的滚落下来。父亲告诉我,这是新妈妈,以后大了,不要再让大人抱。我吃了一碗剩饭,含着泪离开一反常态的父亲。 从此,父亲再没有看过我,就是得病了也不闻不问,不管不看。上初中后我的伙食费常常断月,经常到地里偷着哭。一次因学费问题去找父亲,还没开口,就被继母用一盆水轰出门,我哭着跑着,父亲追着哭着。那种刻骨的凄凉影响了父女间的亲情。以致我结婚时拒绝继母的彩礼要求,父亲因此与我断交。我不再是他引以为傲的孔雀,他的家庭成员表格里不再填我。我成了彻底的孤儿。 随着年龄的增长,随着事业的如火如荼,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不足,开始记忆童年的琐碎。我感觉在与父亲的关系上自己存在极大的错误。父亲在最困难时没有抛弃我, 这亲情有多重,能用数字说清吗?父亲为了我拒绝了多少提亲者,这牺牲有多大,能用金钱报答的了吗?父亲为了我受了多少气,能用断交对待吗?我责怪自己的任性,责怪自己的狭隘,责怪自己的不孝,责怪自己的自私。于是我和着泪向父亲道歉,父亲原谅了我,又接纳了我。我顶着继母的百般漫骂又一次踏进家门。 六年后父亲病倒了,我把他接到自己家,为他洗脚,捶背,求医,看病。当他开刀手术时,一次次呼喊着我,当他醒过来时,呼叫着我,他拉者我一次次流泪。我尽心伺候着父亲,把所有女儿应该作的,应该跑的,应该买的,都最大程度让父亲满意。在父亲临终前我 又答应照顾继母,弟弟。 父亲走了,在世上唯一疼爱我的亲人走了。我的心疼的很。如果父亲活到现在,知道我对继母的尽责,对弟弟的爱护,对他的无限亲情,该多好。在今天我以别样形式祭奠我的父亲,九泉之下的他有知吗?
评论